• 账号设置
    • 入学申请
    • 应聘申请
    • 退出
融合课程 | 让龙舟,不止于端午节
  • 账号设置
  • 入学申请
  • 应聘申请
  • 退出

融合课程 | 让龙舟,不止于端午节

端午前夕,一支由谷粒、谷爸、云谷老师组成的特殊队伍——云谷“龙之队”,在湖州举办的全国SUP桨板锦标赛团体龙舟赛亮相。

 

IMG_4218.jpg 

成员:

云谷七年级:徐骋怡、王显儒、吕逸凡

谷爸:徐骋怡爸爸、陈昊悰爸爸

云谷教师:Aleksandar、Beni、Eftychia、徐燕华、厉春、陈伯苗、韩央央

云谷特邀家属:刘超



这是个只进行了四次集训就“赶鸭子上架”的“草台班子”,现场遇到了不少突发状况:哨声一响,两侧出力不均,小舟嗖一下冲歪了,进了别人家的赛道,他们立马修正,继续前进;隔壁船友翻了船,他们努力不受影响,稳住自己的节奏;决赛只剩下两支队伍,也依然没抱着随便来玩儿的心态,以竞技心态认真应对,划进1分钟,创造了这次旅程最佳成绩,成为名副其实的“西山漾最酷的仔”。但聊起龙舟,不论是作为传统文化,还是作为水上运动项目,云谷和它的渊源都远远不止于此。

 

 

 01 二年级融合课: 在龙舟文化里沉浸   

早在四月下旬,二年级就开启了为期一个半月的融合课程,主题就是“龙舟”。这种对很多年轻人来说仿佛早该进博物馆的传统民俗项目,孩子们会对它产生兴趣吗?

 

蒋村龙舟探秘

 

云谷临时校区位于西湖区蒋村社区,这是一个非常神奇的社区:这里的居民从西溪湿地景区里搬迁而来,依然保留着非常浓厚的湿地社群特色。他们在大棚里看社戏、礼堂里办红白事,还有一个“端午过大年”的概念——吃端午饭、喝端午酒,举行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“龙舟胜会”。蒋村人讲究制造技艺,也爱美,所以与其他地方的龙舟相比,蒋村龙舟显得格外华丽,尤其是他们的代表——满天装龙舟,更是令人惊叹。如今,勤恳的蒋村人衣食无忧,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他们所视为珍宝、流传几千年的龙舟文化再次被世人看见。社区,是学校教育生态重要的组成部分,也是云谷一直以来非常关注的教育资源。融合课程一开始,老师们就直奔蒋村龙舟协会,把一艘巨大的满天装龙舟“请”进了校园里,融合课的“开启和沉浸”环节拉开帷幕。


“太震撼了!原来龙舟这么美!”孩子们围着这个庞然大物转了一圈又一圈,缠着蒋村来的伯伯问题一个接着一个。蒋村龙舟公羊队成员董俊杰现身说法,给孩子们讲起蒋村人的龙舟:根据不同的划法,龙舟分为竞速龙舟和花样龙舟。前者有桨手、舵手和鼓手,花样龙舟除了这些,还要再加上1个锣手和1个梢工。根据装饰角度的不同,蒋村龙舟分为文划的满天装/半天装龙舟和武划的赤膊头龙舟…除此之外,蒋村龙舟还走向了世界,美国达拉斯、奥地利维也纳、法国巴黎、意大利佛罗伦萨,都能找得到蒋村龙舟人的身影。在老师们的带领下,孩子们竟然还在教室里模拟起了龙舟比赛,有人负责当桨手,有人做鼓手,有人敲锣,有人当梢工。

 

有营养的提问


一个个兴奋的小脸蛋上写满了对龙舟的兴趣,在老师策划下,他们开启了更多活动:龙舟跑站、制作水果龙舟、阅读龙舟文本……孩子们亲身体验后,越来越兴奋,也有越来越多天马行空的问题从小脑瓜里窜出来,急不可耐地想要寻找答案。

 

屈原和龙又有什么关系呢?人是人,龙是龙呀!

(陈子桐)

 

为什么是龙舟,而不是凤舟,鸡舟,狗舟呢?

(赵瑾瑜)

 

为什么龙舟要正着划,而不倒着划呢?

(华若冰)

 

古代的龙舟跟现在的龙舟一样吗,如果不一样,那是在什么时候变化的呢?(王浦诚)



提问是一门艺术,好问题要建立在广泛的沉浸之上。天马行空的提问并不一定优质,只有好问题才能带来深度思考。当炽热的好奇心越来越多,老师引导大家由第一个问题展开联想,根据链接产出第二个、第三个问题,变成一个“问题池”,梳理、整合、分类、提炼主题。这样,问题越来越有逻辑,越来越有营养。龙舟融合课程,是以龙舟为主题开展的超学科探究性学习,年级组全体老师跨学科集体备课、分组授课,知识覆盖范围不仅限于学科内,在探究的过程中,学生通过自主收集、整理、分析信息,拓展了知识广度和信息素养,提升了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。


由孩子们的兴趣出发,九个小组开始了分头行动:龙舟的由来、龙舟诗词、蒋村龙舟、屈原、龙文化、国际龙舟、龙舟结构、划龙舟和各地龙舟比一比。龙舟结构小组的孩子们做了模拟船测试,发现原来龙舟做成V型、长型才能跑得快;做了浮力测试,发现原来不仅木头能浮起来,铁球也能浮起来!蒋村龙舟小组的孩子们为了了解蒋村龙舟和其他龙舟的关系,搜索了许多信息,逐渐发现各个来源都各有利弊:


“百度搜索的话,虽然很快,但是谁都能发言,那些文章主题不明确,好多空话!”小谷粒卢冠廷这样说。陈逸遐又补充道:“ 看很多书也不够,书上的内容很多不是最新的,不准确!”“最有用的方法就是访谈蒋村龙舟的师傅了,他说了好多龙舟的事情!”另一位小谷粒庞嘉荣直言。“访谈师傅最有用!但是师傅也不一定知道所有的事情。我端午节去看了龙舟比赛,实地考察了龙舟,把这两个方法结合在一起,我觉得是最有用的!”卢冠廷说到。

 

龙舟比一比小组的孩子们在搜集了资料后,发现自己如果直接问出“龙舟是几个人划的”,是找不到准确答案的。于是,他们开始反思,逐步修改自己的问题。


各组孩子们不断自主尝试探索,Google、百度、图书馆、实地探访...试过一遍,小谷粒总结出了什么情景下用什么工具、哪里的资讯最可信,怎样才能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、信息素养就慢慢养成了。在正式分享环节,他们还自主选择表演、纪录片、ppt、小课&小书、画海报、做龙舟模型,甚至是发明一款scratch龙舟小游戏等方式展示小组成果。在这段精彩旅程中,谷粒们逐渐发现:龙舟远远不止一艘船,或者一个端午习俗这么简单,它还是表演艺术,是中国国粹,是文化传承,是国际交流的媒介,是全球风靡的水上运动……


 蒋村龙舟进校园-2.jpg

 

02 “做中国人很好!”

 

分享心得体会时,二年级2班小谷粒王格非毫不犹豫地在纸上大大地写下了:“做中国人很好”。看到这句话,小谷粒吴佩珊却觉得她有点奇怪,跟老师说:“我真的搞不懂,龙舟和做中国人很好,又有什么关系呢?”

 ——

厉春|龙舟融合课PM/云谷体育老师

 

听到孩子们的对话,我真的很受触动。蒋村龙舟木匠董阿毛师傅和孩子们说起,目前为止,蒋村能够打造龙舟、龙头龙尾的人,只剩下他一个了。很多年轻徒弟因为怕吃苦,不赚钱,没出路,都离开了,手艺没办法传承下去。这让人觉得遗憾又心痛。龙舟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,但是长久以来,似乎中国人对龙舟的认知和评价,只是“端午节例行土味活动”。然而事实不是这样的,龙舟在全世界有非常好玩的形式:cosplay龙舟设计赛变成了外国人团队比拼设计和美感的活动;迷你龙舟赛,把划龙舟和拔河比赛结合起来,好玩刺激…在融合课里,孩子们为了解决自己感兴趣的问题,有了更多自发了解龙舟文化的机会。从龙图腾,到各种彰显文化的龙舟赛事;从蒋村龙舟之旅,看到中国龙舟在国际舞台上被所认可……慢慢地,因为探究而引发的中国认同感就自然而然地形成了。我们常说要爱国,要加强爱国主义教育,可是爱国主义教育不是光喊口号就够了的,要让孩子们真真切切感受到传统的魅力。云谷是一所中国学校,这一点我们永远都不能忘记。


——

Wanjoo老师是一位来自马来西亚的英语老师,她在融合课中带领着孩子把各地不同的龙舟习俗做对比:

 

划龙舟有的地方是比赛,有的地方是表演,有的地方还要配合岸上赶鸭等特色习俗。孩子们打算把这些发现都录下来,然后剪成视频上传到YouTube上面去。以前有孩子问我,学英语到底是为了什么?过去,我们认为学英语是了解世界的方式,这是一个输入的过程,但是龙舟课给了我们不一样的启发。龙舟主题的很多资料都是中文的,孩子们查阅资料之后,产生了和更多人分享的冲动,他们像小老师一样,跑过去和跟外教老师分享他们的发现。这样,他就得用英文翻译过去,这就是一个输出的过程。

 

语言是你认识世界的工具。但最终目的,是让世界听见你的声音。通过这件事,他们能真正认识到语言承载了什么,也能意识到自己只有学好语言,才能把自己的所学所得分享给更多的人看,把自己国家好的文化的东西传达到外面去,这一点,非常重要。

 


03 融合的,不仅是课程

 

孩子是学习者,老师也是。在云谷,老师不代表知识的权威,也不是一个蜡烛般只懂输出的人。老师在与孩子共同探索未知的旅程中一起成长,是一个引导者、支持者。令大家兴奋的是,龙舟这个带着浓郁中国传统色彩的项目,得到了外教强有力的支持。他们去网上搜集各种资料,全程参与备课、上课,向孩子们介绍自己国家的赛艇和船,每一个环节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,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在这一刻尤为亮眼。

 

来自西班牙的体育老师Beni说:“作为体育老师,一听到龙舟,我就非常感兴趣。我们国家也有类似龙舟的船,叫Arrauna,但是我们的赛道是U字型,而且是向后划,这与中国传统非常不一样,所以我很想多了解了解龙舟文化,了解中国文化,并且把不同的感受带给学生。”wanjoo 老师发现曾对龙舟有些误解:“我知道龙舟文化和端午的联系,知道这项有中国特色的运动。但是其实是一知半解,不瞒你说,没开课之前,我一直以为龙舟是单人一排划的。”

 

当学科间的隔阂被打破,不同学科老师的不同思维方式立即产生了化学反应,融合课程发挥出超学科的效能,解决了单一学科解决不了的问题。来自英国的Matt老师说:“跨学科课程让我们围绕一个龙舟的主题来开展课程。于是,所有部门的老师都成为了一个备课组,作为一个整体来工作。虽然也有困难,但是跨越许多学科、语言、想法间的障碍,所有人都为一个目标而努力, cool! ”wanjoo 老师补充道:“这次融合课程也真正让我在学科上认识了我的同事们。在交流中,各科老师的特点是那么明显。原来语文老师是这么诗情画意、感性的存在;原来数学老师是这么讲求逻辑、理性;还有美术老师、体育老师、英语老师,每一个人都带来了惊喜。”

 

融合课程,融合的不仅仅是课程而已,还有文化与文化,人与人 。无论是作为一种运动,还是作为一种文化,让龙舟不止于端午节电视机节目里的短暂亮相,或许,也正是云谷作为一所中国学校的使命所在:让水流带着我们去看世界,也让世界看见中国龙舟。